咨询服务热线18790581992
混凝土垫块质量6大问题,一次防治!(一)
发布:admin发布时间:2019-09-06 15:16:39 浏览:1230次
混凝土垫块施工质量通病较多,总体质量管理难度较大,根据现有规范,水泥垫块常规质量问题防治依据来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8.1.2条相关标准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第8.9条水泥混凝土缺陷整修的实际标准,解决水泥混凝土质量6大问题!
一、露筋(水泥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特征预制构件表层)产生原因:
(1)混凝土浇筑水泥混凝土时,建筑钢筋水泥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建筑钢筋紧贴模版处露。
(2)结构特征预制构件截面小,建筑钢筋过密,石头子卡在建筑钢筋上,使混合砂浆不能冲满建筑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水泥混凝土混凝土垫层太小或水泥垫块处水泥混凝土漏振或振捣力度失实;或振捣力度棒冲撞建筑钢筋或踩踏建筑钢筋,使建筑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防治措施:混凝土浇筑水泥混凝土,保证建筑钢筋具体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合理,并增强查验;混凝土浇筑髙度超过2m,用串筒或溜管开展下料,以避免离析;模版充分湿软半认真堵好裂缝;水泥混凝土捣时禁止冲撞建筑钢筋,在建筑钢筋聚集处,可采用刀片或震动棒开展振捣力度;操作时避免踩踏建筑钢筋,如有踩弯或脱口等立即调研直调整;水泥垫块水泥混凝土要振捣力度密实;合理熟练掌握模时间,避免过早拆模,碰坏凌角。处理方法:
表层露筋:刷洗整洁后,在表层抹1:2或1:2.5混合砂浆,将冲满露筋具体位置抹平;露筋较深:凿去基础薄弱水泥混凝土和突显颗粒物,刷洗整洁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封堵压实。
二、烧根现象:水泥混凝土柱、墙、基本混凝土浇筑后,在距地面50~100mm髙度内发生粗燥、疏松,有非常明显色调转变,内部呈多孔性,基本上是灰浆,无石头子分布区其中,強度低,不良影响结构特征的支承性能和使用性能,经不住外力作用冲击性和磨损。
原因:由于刚开始混凝土浇筑水泥混凝土时,水泥混凝土中的灰浆被沿途的模版和建筑钢筋粘附了,落下去的水泥混凝土缺乏灰浆,就产生“烧根”。水泥混凝土“烧根”其中个原因是因为刚开始混凝土浇筑水泥混凝土时,水泥混凝土中的灰浆被沿途的模版和建筑钢筋粘附了,落下去的水泥混凝土缺乏灰浆,产生“烧根”;
第二个原因是振捣力度时机掌握不善,早了没有足够的水泥混凝土浆料下底(补尝不了了上述的浆料损失),迟了,振捣力度棒打不倒底,振捣力度不到位,产生烧根;一般要有水泥混凝土料600~800的髙度时刚开始振捣力度实际效果好;第二个也是关键的一个原因,模版出口处跑模,这是烧根常见的原因。预防措施:可以在模板工程结束后,用灰浆在模版和地面的结合部位抹一个坎,堵住裂缝,处理跑模。
那样处理后,一般就不会发生“烧根”现象。在混凝土浇筑水泥混凝土前,用与水泥混凝土同样砂浆配合比的灰浆先混凝土浇筑大约50毫米厚的灰浆,让模版和建筑钢筋先依附一点灰浆,再混凝土浇筑水泥混凝土。那样就不会“烧根”了。
处理方法:将烧根处疏松水泥混凝土和石头子凿除,清洗整洁后支模版,用高一等级的细石封堵捣实。